像每個上班族一樣,點米君每個月最嗨皮的時候就是發工資日子,但有一個現象很能引發白領們的共鳴,那就是看似還不錯的工資,扣除五險一金等費用到手竟縮水不少。
這時點米君偶爾也會聽到朋友埋怨醫保坑錢的聲音:每個月交那么多,我又不生病,好氣哦。但等真去醫院開藥花錢,就覺得醫保重要了。其實,社保的用處何止是看病。
比如你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工作,沒有戶口,想在當地買車、買房、孩子上學,好呀,拿出你連續5年(部分地區是3年)的社保繳納記錄,如果無法提供或者不滿足要求,您連花錢的資格都沒有。
這個要求必須是連續5年,不是累計5年哦~~如果中間因各種原因導致社保中斷(即使只中斷一次),那么這個5年的期限也得重新計算。
此外,再就是養老和醫療。
我國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醫療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是男性滿25年,女性滿20年,只有繳夠年限,退休后才能享受終身的養老和醫療待遇。雖說退休后享受待遇不像在大城市買車買房得連續繳納多少年,而是采用累計繳費時間的計算方式,不過也不能輕易的中斷。
比如醫保,自停交之日起有3個月的緩沖期,如果超過了這個期限你還沒有補繳,不僅無法享受醫療報銷待遇,連續繳費的年限也要重新計算。
此外,還聽說醫療保險一般可以中斷3次,否則也要重新累計繳費年限。比如,你每年都換一份工作,幸運的是,每次中斷繳費的時間也就1-2個月,那么你有3次這樣的機會,如果第四次你依然中斷1-2個月,那么此前累計繳費的年限也得重新累計年限。
并且!如果醫療險斷繳超過3個月,重新繳納后還不能馬上使用,還有短則2-3個月,長則半年的等待期,這期間看病,也不能報銷。
至于養老險,如果中間斷繳了,只要續上就好,但是退休后的領取金額會有影響。因為累計繳費15年,只是退休后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前提條件,間斷繳費幾年,基礎養老保險金的計發比例就會少幾個百分點,所以退休后享受的待遇自然也會下降。
至于失業和生育險,這個就比較寬松了,只要在使用之前交夠滿1年就行,工傷險即繳即用。
解答兩個關于社保轉移的問題:
1、如果以后想離開北京去其他城市工作,社保是否還得繼續繳?
那是肯定的,而且還得辦理轉移。
大城市都在疏散人口,很多人離開北上廣深,也順帶放棄了之前繳納的社保,覺得既然離開了,也沒什么卵用了,大不了回老家重新繳納。可是別忘了以后享受這些基本保障的門檻,如果你在北京已經上了十幾年的社保,40多歲回老家也沒有辦理轉移,也沒有補繳,那么相關待遇從下個月就停了,就按60歲退休,你連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都夠不上,也就無法享受終身的醫療保障待遇了。
2、換工作了,社保該如何轉移?
其實,這個問題最好去問公司的HR,或者打電話給當地的社保中心。
簡單說一下,如果前后兩個工作單位都在同一社保經辦機構,或者說都在同一座城市,那就不用辦理社保的關系轉移,只要將《養老保險關系續保單》和職工養老保險手冊交給新單位續保就行。
如果前后兩個工作單位在不同的城市,那就得辦理轉移了。網上查了查,基本流程是:
Step 1:在新的就業地進行養老保險的關系確定以及費用的辦理;
Step 2:由用人單位或者參保本人向現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Step 3:新的參保單位在15個工作日之內對你提交的申請進行審核;
Step 4:原所在地就針對接收函辦理相應的轉移手續。
最后,有句話請大家共勉:“頭可斷、血可流、社保不能隨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