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全國迎來職工社保重要調整!根據國家部署,2022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統一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是全國統籌制度的重要內容。福建、廣東、四川等多省份的社保繳費規則也發生了變化!
一
統一全國繳費標準
又漲了!
2021年多省陸續發文,明確將逐漸過渡統一全國養老繳費標準,單位部分社保費將增加,員工到手工資也將發生變化!
(1)逐步統一養老繳費比例
2022年1月起,全國各地將統一執行國家核準的參保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調整后,養老保險繳費統一為:單位繳費比例為16%,個人繳費比例8%。
養老繳費金額=繳費基數 X 繳費比例
2022年1月起,廣東、廈門、浙江、四川等地將調整單位養老保險費標準,單位繳費比例低于16%的市,統一將調整為16%,對于單位而言,人均繳費金額上漲了!
2021年年底,浙江省發布關于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的規定,明確從2022年1月1日起,統一按職工個人繳費工資之和核定單位繳費工資,單位繳費比例調整為16%,城鎮個體勞動者繳費比例調整為20%。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雇主的養老保險費全部由其本人繳納;雇工的養老保險費,由雇工繳納8%、雇主繳納12%。
本次調整,只是把單位繳費比例由原先的14%,上調整為16%,個人部分保持不變。在繳費基數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社保繳納的單職工社保費用增加了79.74元。
(2)逐步統一養老繳費基數
按照國家部署,統一以「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依據核定參保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
2022年起,全國各省將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下限過渡至「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
2021年年底,四川省發布關于統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的規定,明確2022年1月起,以全省上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和300%分別作為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和上限。
調整后,四川省社保最低基數從3416元調整為3726元,漲了310元!
小編提醒:福建省、廣東省等仍可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資進行繳費,后續也將過渡至國家標準。但HR需要特別注意關注政策變化,以便及時響應。
二
調整社保年度為自然年度
目前全國各省對于社保繳費年度的設定暫未統一,存在兩種標準:①每年7月到次年6月為一個“年度”;②每年1月到12月為一個“年度”。
2022年開始,統一“社保繳費年度”也是國家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一項重要措施。
全國多地也開始調整社保繳費年度,如廈門市從1月起,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度調整為自然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江蘇省也在2021年下半年11月的時候,公布了2022年1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的繳費基數。
(1)為什么要關注“社保繳費年度”?
一個城市,同一個年度只有一個繳費上下限標準,每年當地人社局都會更新繳費上下限標準。
因此對于HR來說,需要十分關注當地的“社保繳費年度”,關系到年度內的員工社保繳費標準調整、補差。同時,個別地區社保跨年度補繳難度加大、產生滯納金,需要HR注意在年度截點,檢查清楚單位參保繳費情況,以免增加企業風險!
(2)忘記調基申報怎么辦?
如果沒有在規定時間之前進行申報或者忘了申報,那社保基數將上調,這是《社會保險法》中的規定,如果你沒有申報,就按照上一個月基數的110%作為新的申報基數。所以HR們一定關注基數變化。
三
五險一金合并申報
繼北京五險一金合并申報后,上海也于今年開始五險一金合并申報了。
一、 優化企業繳費工資申報流程,實現合并申報、數據互認,每年 4-6 月企業可登錄上海“一網通辦”,點擊“稅費綜 合申報”欄目,按規定進行社會保險費(包括養老、醫療、失業、 工傷、生育)和住房公積金繳費工資申報,實現“五險一金”繳 費工資合并申報、數據互認。
二、完善企業繳費工資申報系統,最大化便利企業稅費申報 企業進行“五險一金”繳費工資申報,系統可自動獲取企業基本信息,智能預填申報表數據,逐步實現企業從“填表”到“補 表”、“補表”到“核表”的轉變。
(三)各參保單位應在申報期限內按規定申報“五險一金” 繳費工資,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確保參保職 工的合法權益
早在2021年的社保名師堂中,庚鑫老師就說過:五險一金合并申報是大勢所趨。
五險一金合并申報,給企業提出一個什么需求呢?
如果你要想合并申報,有三大條件要符合才能合并申報,第一個就是信用代碼、社保、公積金必須要一致;第二個就是社保人數一定要多于公積金人數,而且信息是一致的;第三個就是公積金已經完成了匯繳,而且是正常的繳費狀態,不是欠費狀態。只有這三個條件都符合才可以進行合并申報。
之前在2021年北京五險一金調基的時候,但凡是要五險一金合并申報的企業,都需要注意這幾點。
四
這些社保變化
將給企業帶來什么影響?
(1)企業社保成本增加,企業將面臨多重壓力
>>單位繳費減免“剛性回調”壓力
2020年,全國普遍性開展社保階段性減免,主要涉及到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中小企業免征,醫療、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減征。
2021年,大部分穩崗減負政策仍在持續進行中,社保各項費用都有不同比例的減免,企業還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但2022年,這些減免政策是否延續,仍是未知數。如果不延續,那么單位繳費減免將面臨“剛性回調壓力”。
>>政策制度差異“洼地拉齊”壓力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后,洼地地區將感受“洼地拉齊”的壓力。
(2)社保合規必要性增加
2021年,國稅總局發了一個通知,提到了很多大數據的聯動:比如在2025年,要實現大數據和稅務的監控、監管的深度融合,2025年要進行全面的數據整合、數據共享,進行數據的風險評估來去看企業的數據。
如果企業全部按照下限來申報基數,那大數據就會算出來企業是有異常情況的,因為不可能企業所有人的員工的工資都是一樣的。所以企業要注意,未來通過數據去比對,通過數據看到異常是做為HR來說要特別關注的。如果五險一金合并申報全國普及,那么部分企業不為員工交公積金的情況,也很難繼續。
社保基數跟工資是掛鉤的,現在社保費已經全面轉由稅務征收。稅務部門是有工資數據、個稅數據的,如果再掌握社保數據,那比對起來是非常容易的,只是什么時間點比對,所以合規從來不是方向的問題,只是時間和時機的問題。
(3)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之后,可能讓以前可能存在的重復參保、交錯參保、缺漏險種參保等問題付出水面,企業需要提前梳理和規范管理內部社保關系。
企業應當對社保擴面全覆蓋趨勢有正確預判,結合企業自身用工實際情況,從被動僥幸走向主動設計,擁抱趨勢,提前規劃用工社保合規管理,梯次消化合規成本,推進參保覆蓋和社保合規。
來源:稅臺、51社保網、梅松講稅、易人事